1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學論文交流會”在附中百年會堂舉行。
會議開始前播放了一段紀念我校接觸校友錢學森先生的影片。影片凸顯了錢先生將家國天下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高尚人生信念。老師們看后很受感動,既痛其生命的終結,又贊其精神之不朽。
大會由教學教研處主任馮健主持。他首先通報了本年度論文評選結果:在經過學科評委的兩輪認真評定及專家評委的終評后,此次共評出一等獎7篇,二等獎25篇,三等獎24篇,鼓勵獎25篇。
在論文交流階段,李靜、劉新春兩位老師從她們的教學經歷出發(fā),分別介紹了論文《運用評價手段完善辯論式學習》及《利用“學生參與設計式”學案完成高中化學必修與選修教學的有效銜接――以有機化學為例》。王曉菁老師的論文《情緒勝任力校本課程探新》,令人耳目一新。生物組教研組長卓婧老師作了題為《繼承、實干、創(chuàng)新》的報告,回顧、總結了生命倫理學課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包括獲得北京市基礎教育一等獎、教材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等)。卓老師總結的“團結精神、學習精神、奉獻精神”等給其他教研組很多有益的啟示。
隨后,王莉萍副校長作了總結發(fā)言,她指出老師們論文中的一些亮點,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理論、有實踐,同時建議一些案例或專業(yè)性很強的文章投到專業(yè)期刊。另外,她對獲得一等獎的七篇文章分別作了精彩的點評。
最后,劉滬校長做了重要講話,認為通過教學教研經驗的交流,我校教師在將來的教科研水平能夠有整體的提升。劉滬校長在講話中再次強調,廣大教職工尤其是黨員同志要進一步認真學習溫總理的講話精神,努力提升北京師大附中教師隊伍的素質,積極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大會由教學教研處主任馮健主持
李靜老師介紹論文《運用評價手段完善辯論式學習》
劉新春老師介紹論文《利用“學生參與設計式”學案完成高中化學必修與選修教學的有效銜接――以有機化學為例》
王曉菁老師的論文《情緒勝任力校本課程探新》令人耳目一新
生物組教研組長卓婧老師作了題為《繼承、實干、創(chuàng)新》的報告
王莉萍副校長總結發(fā)言
劉滬校長做重要講話
獲獎教師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