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至16日,我校高一年級錢學森班中參加“教育優(yōu)才項目”的同學跟隨三位帶隊老師赴云南麗江開啟了一段難忘的研學之旅。
師生們首先來到麗江市第一中學,與麗江一中的同學們開展教育交流活動。綠水青山配以濃厚文化氛圍,湖光云影烘托蓬勃青春氣息。附中學子與一中學子共同走進一中校史館,體悟其“滇西北革命與文化搖籃”精神;學習東巴文字,感受古老文化傳承煥新生;打跳傳統(tǒng)舞蹈,深植濃厚友誼、飛揚民族風情。在一中,附中學子看到滇西北教育成就,民族文化在校園中的弘揚,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同齡人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同學們還走進麗江市兒童福利院,與那里的孩子們一起打掃院落、布置心愿墻、舉行籃球賽和聯(lián)歡會,共迎新年。附中的同學們?yōu)楦@旱暮⒆觽儙チ司臏蕚涞亩Y物,福利院的孩子們也載歌載舞,表演了不少拿手節(jié)目。大家還一起在紅紙上寫下福字,一起包起餃子,福利院迸發(fā)出陣陣溫暖的笑聲。附中同學被福利院孩子們自愛自強、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tài)深深感染,內心萌發(fā)了努力成長、將來更好建設社會、幫助他人的愿望。
研學期間,師生們專程前往麗江師范學院,參觀張桂梅師德教育館,學習了解張桂梅校長的先進事跡和感人精神。在這里,一幀幀照片、一件件實物,使媒體宣傳中的文字都變得真實而鮮活起來。麗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秦小健副院長分享了許多張桂梅校長感人事跡的細節(jié)。麗江市教體局工作人員易鑫老師深情回憶了此前在華坪女高讀書時的經歷,講到張桂梅老師在三年中教會她責任與擔當,使她在此后的工作中迎難而上、勇于擔當。張桂梅老師那無私奉獻、執(zhí)著堅持的大愛精神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給予同學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同學們深刻感受到教育對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甚至一個地區(qū)、社會面貌的重大價值,和傳遞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意義。
同學們還有幸見到麗江市教體局史敬忠副局長,對他進行了采訪。史局長熱情解答同學們的提問,介紹了麗江市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理念與規(guī)劃,特別是麗江市在推進教育公平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敖逃齼?yōu)才項目”的同學們也更多理解了中國教育發(fā)展的不均衡現(xiàn)狀,思考著自己對于中國教育發(fā)展的責任與擔當。
麗江擁有三項世界遺產: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東巴古籍文獻。此次研學過程中,同學們探訪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與麗江市博物院,學習了解東巴文字起源與構造方法,理解東巴文化對中國、世界的重要意義;了解了納西族的發(fā)展起源、生產生活情況,特別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觀念;看到了麗江地區(qū)各個民族相親相愛、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民族共同體建設生動實踐。
同學們到拉市海國際濕地觀測候鳥, 在玉龍雪山感受云霧飄散、雪山顯現(xiàn)的神奇魅力;在徐霞客紀念館,了解徐霞客與麗江的傳奇故事;在木府,走近改土歸流后木氏土司忠義報國的歷史。
同學們走進麗江古城,感受古城作為“活著的文化遺產”獨特的生命力、包容力。大家有幸聆聽了麗江市社會科學專家楊樹高先生、李超教授關于麗江古城的文化價值與保護情況的報告,并走進街道、店鋪,尋訪當?shù)鼐用瘢_展“麗江古城的保護與開發(fā)”調查。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長江第一灣浩蕩碧水,見證了紅軍戰(zhàn)士在麗江民眾的幫助下順利搶渡金沙江。附中學子在石鼓鎮(zhèn)的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唱響《十送紅軍》、《四渡赤水》等紅色歌曲,弘揚軍民魚水情,領悟紅色文化精髓。走進鎮(zhèn)上的竹園村感受納西古樂、竹編草編等傳統(tǒng)文化工藝傳承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學中,附中學子從教育交流、榜樣尋訪、文化探尋等方面,全面感受麗江的自然魅力與人文精神。作為教育優(yōu)才項目班升附中高中的學子,了解到首都之外其他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情況,切身感受到中國教育事業(yè)在穩(wěn)步發(fā)展的同時存在質量、規(guī)模等不同程度參差,樹立了對教育事業(yè)的責任意識。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珍惜當下的教育資源,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追求光,成為光,努力擔當起教育強國的使命。